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上山考古遺址公園獲評“國字號” 如何做好后半篇文章?

國家文物局近日公布新一批10家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名單,位于浙江省金華市浦江縣的上山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名列其中。6月16日,上山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評定掛牌新聞發布會在該縣舉行,介紹當地如何探索做好后半篇文章。
 
 
發布會現場。(浦江縣官方供圖)
  上山遺址發現于2000年,是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11月,以上山遺址為代表的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命名為上山文化,這是浙江乃至長江下游地區最早的新石器時代考古學文化,是以南方稻作文明和北方粟作文明為基礎的中華文明形成過程的重要起點。
 
  發布會上,金華市上山文化遺址管理中心主任朱承凱介紹,將繼續深化國際交流合作,推動“出海出圈”,提升國際認同度。
 
  “目前,我們在已赴埃及、日本、捷克等8個國家辦展的基礎上,將繼續謀劃赴肯尼亞、埃塞俄比亞、西班牙、泰國等國家和地區舉辦展覽;搭建國際化學術交流平臺,加強跨國、跨領域學術交流。”朱承凱說。
 
  目前,當地已形成上山文化重要研究成果100余篇,浙江浦江上山稻作文化系統正在申報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工作。
 
  “浙江浦江上山稻作文化系統是以上山文化為根基的傳統農業生產系統,是實證世界稻作農業起源和人類社會發展進程的重大遺產。”浦江縣農業農村局黨委書記、局長陳青松說,今年3月,該項目通過浙江省級評審并報送至農業農村部,相關部門正在進一步優化完善上山稻作文化系統保護與發展規劃。
 
  不僅如此,浦江還在積極開展稻米全產業鏈建設,開發米酒等深加工產品,聯動教育、文旅等部門打造上山稻作文化研學精品路線,推動上山稻作文化展現多元價值。
 
  數據顯示,上山考古遺址公園對外開放以來,已接待游客200余萬人次,開展各類研學活動720余批次。
 
  “文化遺產保護是一項長期性的系統工程。”浦江縣委副書記、縣長劉熙說,接下來,浦江縣將全面提升上山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管理水平,深入挖掘上山文化的多重價值,全力做好公園評定掛牌的后半篇文章。

標簽:

相關閱讀